
上海大学朗读者之语言魅力培训班自开班以来,广受好评。为了给学员们提供一个展示、交流、提升的平台,同时对前期的培训效果做个阶段性的检验,校工会联合校妇委会、校党委宣传部、文明办、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特借助菊文化节教职工文体协会嘉年华的契机,于2017年11月28日下午举办了上海大学朗读者中期展演。
参演人员均为上海大学朗读者活动的学员,有一线上课的老师,做科研的教授,坐班的行政、教辅人员,后勤保障的服务人员,今天他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朗读者。为了参加中期展演,一些教师专程从嘉定、延长校区赶来。因为是考试周时间,一些教师监考一结束,就赶了过来。校工会常务副主席顾红老师、朗读者常驻主讲嘉宾吴笑老师等担任评委。
接下来,十九个节目一一登台亮相。展演的节目里有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再别康桥》《相信未来》,有毛泽东同志气势雄浑的作品《沁园春•雪》《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歌颂伟大母爱的作品《母亲是一种岁月》……吸引了许多老师驻足聆听。
校工会常务副主席顾红老师宣读了获奖名单,并对大家的精彩表现表示祝贺!
吴笑老师还现场送上墨宝,表达了对演讲协会的支持与期待。
在此之前,朗读者第七期培训借上海大学教职工文体协会嘉年华和中期展演的契机,和大家见面。中午12时,上海大学朗读者第七期培训如期举行。许多学员早早地来到图书馆国源厅,相互交流、进行练习。
本期吴笑老师主讲了《我爱这土地》的朗读技巧和方法。
《我爱这土地》创作于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时期,表达了诗人艾青真挚而炽热的爱国之情。
吴老师首先谈到,这首诗言简意赅、情真意切,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情绪饱满,同时以气带声,这样才能有气息、有力量。接着,他带着大家赏析了这首诗,并从具体细节上为大家进行讲解和示范。他谈到,朗读时要注意"慢下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的气息加长、"声断气连",而且可以使我们的情绪更加饱满。
片刻的酝酿后,伴奏曲《老年》那悠扬的背景音乐响起,大家开始试读。为了锻炼大家的衔接、合作能力,这次试读采取合诵的方式——两位学员合作,共同完成一首诗的朗诵。
几组试读后,吴老师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与点评,朗读时要慢得有情绪、有厚度,不能拖沓,否则听起来就会显得"不干脆",使情感也表达得"不纯粹"。经过老师的进一步指导,大家也配合得越来越好。
当天活动结束后,上海大学朗读者的微信交流群沸腾了,来看看大家都说了些什么吧!
管理学院高老师:今天一一一盛会,心灵一一一安放
设备处刘老师:古典音乐+古典艺术=非常享受
材料程老师:朗读者活动太好了,向每一个热爱诵读的老师开放,既亲切自然接地气,又不乏艺术享受!感谢组织者的辛苦贴心地付出,感谢吴老师的耐心指导,感谢顾老师全程支持!希望活动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