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会有时———我校参加首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侧记

创建时间:  2014/09/19  高芳   浏览次数:   返回

根据上海市总工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关于举办首届上海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通知,自五月上旬开始,我校妇委、考评办、工会、教务处等行政部处牵头积极筹备该项赛事。在我校刚结束的第 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获奖选手的基础上,初步梳理了9 名参赛选手,经过选手类型的初步筛选,确定了由我校影视学院陶建杰老师、 理学院宋亦诚老师和通信学院的吴雅婷老师分别代表学校参加人文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和自然科学应用学科三个小组的比赛。
三位参赛选手经过一个半月的准备,于六月下旬参加了在上海师范大学桂林路校区主办的首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并经过教学设 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个环节的竞赛,完成了组委会要求的各项规定 动作。本次教学竞赛的规则设计采用了多个环节联动的综合评价机制,尤其在课堂教学环节,每位参赛选手需要准备20 节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是 在比赛前30 分钟,由选手抽签决定讲课的内容和难度。这种竞赛规则大 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环节的难度,也使得青年教师的教学竞赛竞争格局更 加激烈。包括985 高校在内的上海交大、复旦、华师大等部属高校,上海市 的五十四所高校全部派出参赛 选手,也使得首届课堂教学竞 赛成了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舞台。
经过首轮角逐,本 届比赛产生了三个小组的前 15 名选手进入第二轮比拼,胜者的 选手将代表上海市参加国家第 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我校参赛的三名选手初次 参赛,以"磨练、交流、互信、友 谊"为宗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组的宋亦诚老师、自然科学基 础应用学科组的吴雅婷老师最 终获得首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 教学竞赛三等奖,人文社会科 学的陶建杰老师获得本届比赛 的优胜奖。
比赛的硝烟已经散尽,通过 本届比赛的交流和沟通,青年教 师有了一个与上海市高校其他青年教师同台竞技的机会。有比 较才会有差距,有差距才会找到 发展的方向,这也使得学校主办 方在本次比赛中找到了不足和 差距,为以后的比赛积累经验。 对比学校开展的连续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认为应从以下几 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赛事规则和赛程设计。学 校主办方应该更加认真研读和 总结本次竞赛的规则和赛程安 排。在我校举办的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我们更加侧重课堂 教学的安排和组织,更加尊重教 师在课堂教学的展示。通过本次 竞赛活动,我们将在决赛阶段逐步与本届赛事的赛程接轨,有针 对性的加强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使得参赛选手更 快适应赛程和比赛的规则,更加 有利于选手的发挥。
2.赛事过程的组织安排。学 校主办方在本届教学竞赛中过 多注重了对教师讲课材料的组 织和审查,缺少了对教学参赛过程的具体指导,包括针对竞赛过 程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环 节的展示技巧。学校将以此为改 进的契机,在学校今年开始实施 的第十届青年教师竞赛中,强化 针对竞赛阶段的过程指导,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每位选手配备 同行指导教师,以此强化选手对 比赛过程的应对技能。
3.赛事组织的前期准备。上 海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自 首届开始将采用两年一届的赛 制,学校开展的青年教师竞赛也是两年一届,而且刚好与本届比 赛的组织同步。主办方将以学校 组织的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竞 赛为基础,在决赛阶段与本届上 海市青年教师竞赛的赛制接轨, 有针对性的调整决赛阶段的赛程,并在决赛阶段增加教学设计 和教学反思的环节,使学校未来 的参赛队伍能更有针对性地做 好下一届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 竞赛的前期准备。
我校成为上海市今年立项的 骨干教师本科教学激励计划的 首批试点院校,这也为我们积极推动青年教师的培养奠定了较 好的基础。我们将以此为契机, 在青年教师的系统化培养方面 做文章,结合青年教师助教工作 的实施,将青年教师参与本科 教学的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及教学研究等方面作为教 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 重点在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 平提升、课堂教学的系统化培 训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使得 上海大学青年教师能成功实现从初登课堂到把握课堂,再到 融入上大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 转变,这也是院系青年教师师资 培养的核心所在。
参加教学竞赛不能仅仅重视 名次,最主要是通过比赛找到了 自身还有哪些不足。有了敢于比拼、敢于学习的心态,就一定能 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战 略,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师资 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师 资培养为基础,找准差距,苦练 基本功,以更加成熟和自信的心态去面对明天的挑战。 (考评办)



上一条:上海大学首届“数码学院杯”教工台球比赛圆满结束

下一条:校工会要求全校教职工学习习近平在北师大讲话精神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