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共产党员:总要有人在这种困难时期站出来

创建时间:  2020/02/29  高芳   浏览次数:   返回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2020年2月6日,正是全国疫情防控进入胶着对垒状态的时刻,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校工会的袁康明老师加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志愿者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

作为一名60后,明年即将离开工作岗位的老党员,袁老师为什么不安安稳稳地宅在家里,做一名“宅家的战士”,而是向着阻力更大的方向,选择了小区的第一线?带着疑问,笔者跟袁老师展开了对话。

6DE80

记者:

袁老师,您什么时候有空,跟我们讲讲做志愿者的故事呗。

袁老师:

不用了,就是想总要有人去做这个事,我正好放假在家,这些事作为党员也是应该的。

记者:

我想阻力应该还是挺大的,还要冒风险。

袁老师:

家里人当时也有这些想法。

记者:

那您怎么说服家人同意您做志愿者呢?

袁老师:

我没跟家人讲,直接在街道报了名。第二天我要出门,家人问我,我才告诉他们。因为做志愿者不是关系到我一个人,后来跟家人沟通,家里人也能理解,多注意防护就行了。

记者:

我猜想一定跟您学习“学习强国”有关。(袁老师的强国积分已达16500分)

袁老师:

跟学习也应该有些关系吧。

记者:

什么关系呢?

袁老师:

“强国”天天在学,受英雄事迹的影响。但我真的没有想的那么崇高,就是平常的老百姓,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记者:

我理解您的意思,您的话语朴素,但更让人感觉亲切。您在社区做志愿者,具体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袁老师:

我在小区门口登记外来人员信息,测量体温,叮嘱他们居家隔离14天,为他们送外卖、倒垃圾等等。街道平时也需要志愿者,现在疫情期间,力量更显不足。

7380A

记者:

那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啊。您做了多久?遇到什么困难没?

袁老师:

做了半个月吧。中间有几天上海的气温降到了冰点,特别是早上七点多一点开始值班,守在小区门口,冻得不行。因为天气寒冷,感冒了,街道就一直劝我,让我休息。

记者:

我注意到您当时是戴了口罩和手套来防护的,就没什么顾虑吗?

袁老师:

我当时是在小区的第一线,如果遇到确诊的病人,第一接触的人就是我。。。最担心的是传给家人。。。我还是比较幸运的。

记者:

志愿者是这个时候特别需要的,特别是看到有的志愿者因此受到感染甚至牺牲。

袁老师:

总要有人在这种困难时期站出来吧。

记者:

是的,我们小区也确诊一例病例,小区群炸开了锅,居委会也没有人回应,当时群里就有人说,居委会这会儿估计忙坏了。

袁老师:

我真的没有想的那么崇高,觉得防护做得到位一点没那么可怕。


记者手记:

跟袁老师聊得时间不长,因为他反复在讲“没有想的那么崇高,就是平常的老百姓。”

这让我想起来,曾经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跟袁老师谈起暑期工会干部做领队,服务教职工疗休养的工作。

我说:“很多人都很羡慕我们工会干部,每年都能到各地‘旅游’。”

袁老师很平静地回答说:“我每年都做暑期疗休养的领队。黄山风景美吧,告诉你,我做黄山团的领队不下5次……”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片叶,可以点缀美丽的生命。在袁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身上忠诚、执着、担当、朴实的品质。相信我们的身边也有着千千万万这样的共产党员。




上一条:上美院建筑系谢建军老师参与临汾市“小汤山”应急医院建设小记

下一条:战“疫”留言:疫情湖北探亲记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