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化学院教师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
道德规范》和《上海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高校师德水平,环化学院根据校党委和校工会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高校规范》)和上海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上大规范》),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健康所和学院支部在5月底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学习活动,首先教师们充分认识了开展学习两个《规范》的重要意义。《规范》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族素质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教师们通过学习,充分认识《规范》的重要性、紧迫性,并认真解读了《规范》的基本内容,准确把握《规范》倡导性要求和禁行性规定,使师德规范成为广大教师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其次进一步丰富了贯彻《规范》活动的学习载体。《规范》是推动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认真学习《规范》是学院今年理论学习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学习中,我所组织全体教师、利用校园网、党员活动、撰写心得体会等各种形式,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宣传教育,把学习贯彻《规范》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与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第三教师们觉得通过学习能有效推进学院广大教师的师德建设。
《高校规范》重点解析了师德的六个方面: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上大规范》在《高校规范》基础上又进一步丰富与明确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们充分认识到高等院校是教书育人文明场所,要从思想上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使师德建设常态化;要修订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岗位服务语言,使师德规范成为员工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全体教职员工更应以身作则,人人争当表率作用,同时对道德失范者将实施一票否决。同时部分教师还认真撰写学习心得,认为学习《规范》意义重大,对自己总结与改进在工作中的做法、经验和体会有很大帮助,一致认为要身体力行,认真贯彻落实两个《规范》,深入理解师德的内涵与外延,在工作中把师德规范贯彻其中,时刻警醒,自我改进,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不断改善师德师风,促进学院稳定快速发展。
2012年6月15号,射线所和纳米所支部在702会议室进行了教师职业学习道德规范的专题组织生活,本次学习支部应到教师23名,实到21名,师德学习资料已经发到两位老师的邮箱。 首先全体老师学习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上海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接着所有老师积极踊跃地发言,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展开发言,大家就如何才是真正的爱护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老师们就《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六个要求展开论述,结合上海大学老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就我校制定的规范深入理解;不少老师还发表了全国和我校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报告的读后感。
环境系通过网上学习和开会学习的方式学习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上海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统计25位教师参加了学习。
教师们表示,这次的道德规范规定和涉及的非常全面, 能够很好的起到指导作用。这些道德规范一方面是提醒做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也是很好的告诉教师,作为大学教师,除了做强自身之外,还有哪些方面是自己作为高校教师这个特别的职业可以去努力做的。也是告诉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位肩负着科技发展、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教师们表示会尽力按照规范约束自己,指导自己,提升自己。
化工系支部在6月中旬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专题学习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任何职业都有职业素养的要求,负有教书育人职责的高校教师作为阳光下最光荣的职业,当然有更高的职业道德规范,我们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该严格恪守,才能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有10多位教师写了学习体会。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大家一致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说一肩挑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一肩挑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希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也相应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强化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这次学习和讨论,也发现了学院在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今后我们要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水平,还要重视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环化分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