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荣获“第五届上海市五一巾帼奖”荣誉称号

创建时间:  2014/03/11  高芳   浏览次数:   返回

 

        经过各学院(系统)女教职工的认真推荐和评选、基层党组织同意,由校妇女工作委员会和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评审,并经上海市妇联、总工会和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女工作委员会批准,决定授予:上海大学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第五届上海市五一巾帼奖"荣誉称号。这是继"上海大学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 等荣誉称号之后,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获得的又一荣誉。3月7日下午,在行政楼报告厅举行的"上海大学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4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上,由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忻平为她们颁奖。
        上海大学文学院学工办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学生工作队伍,6名成员皆为女性,拥有博士1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名,副教授2名,1人在职攻读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作为年轻的团队,她们在高校育人事业中精诚团结,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成绩突出。这些年来,她们始终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立足学院育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不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自身的成长发展中,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风采和优秀的品格,得到了学生和同事的普遍赞誉。
       勇于创新,开拓学生工作新局面。在学校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的平台和机遇下,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敢于创新,围绕学院中心工作,联合教学口,打造并重点推动后三年学生培养新平台——启思书院,开展"启思讲堂"、"启思论坛""启思项目""启思社团"等子平台建设。2013年共举办16场启思讲堂,听众人数近2000人次。她们还主动承担起全校学生的人文知识普及、人文素质养成的教育重任。通过举办学院开放日、第三届文学之夜、海派文化周、第八届诗歌节、青年教师微演讲等平台,邀请到王安忆、孙甘露、朱文颖、曹旭、马尚龙、沈嘉禄等著名作家来校,为全校师生送上了多场文化的饕餮盛宴。她们在学生后三年培养中创立全程导航的导师制,全覆盖到每一位学生,多年来,导师成效显著,得到了学校和学院的一致好评,并在2012年获评上海大学导师工作基地。
        勤于思考,在探索中发展积淀。她们精诚团结,在党委副书记王丽娜的带领和指导下,注重健全和完善党团组织建设。2011-2012年间,开展了党员学风督导、"以老带新共发展 携手相伴成长行"引航系列活动、"忆党史、观新貌、明心志"党员主题活动和"青年励志成才"主题教育活动"当代青年的职业生涯规划",先后获得了上海大学"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大学"优秀学生党支部"、上海大学"2012年度最佳组织生活案例"等诸多奖项,同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党员群体,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她们以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开展了多项团学活动,并依托女生节、诗歌节等品牌活动,弘扬人文氛围,浸润上大文化土壤,先后荣获上海市团市委新媒体大奖、上海大学"党的光辉照我心"合唱比赛一等奖、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上海大学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
        乐于提升,在成长中砥砺前行。她们各有专攻与专长,工作各有侧重,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颇有成效。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培养,选派优秀辅导员挂职锻炼;积极参与专题培训,参与多项各级各类思政课题研究工作。在各级各类的评奖评优中,文学院学工办的女同胞们也是载誉而归:先后荣获上海大学三八红旗集体、上海教育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上海大学就业与实习基地建设奖等多项荣誉。个人获得全国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一项,优秀共产党员、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十佳辅导员、优秀军训指导教师等多项校级荣誉称号。在不断的磨练中,提升了团队和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巾帼不让须眉"——这是富有战斗力、凝聚力的上海大学文学院学工办团队的真实写照和最好体现。文学院学工办在平凡的学生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努力,她们秉承学生工作的优良传统,立志做好学生绽放智慧的引路人和全心陪伴的同行者。此次"上海市五一巾帼奖"荣誉称号的获得,对她们来说,既是对过往工作的总结和提炼,也是对今后不断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的展望与期冀,相信她们会不断努力,不断创造新的佳绩。(文学院分工会供稿)




上一条:生命学院工会庆祝“三八”妇女节举办美容化妆讲座

下一条:成教分工会妇委举行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