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分工会延长部门工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北师大讲话精神

创建时间:  2014/11/18  高芳   浏览次数:   返回

后勤集团分工会延长校区部门工会积极响应校工会(2014)10号文件通知,在各小组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讲话精神,在各小组学习的基础上,于2014年11月12日下午召开了学习交流会,其中三个工会小组推荐的四名职工进行了学习心得交流,大家对做一个好老师进行了讨论,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认识到好老师对自己人生成长有着决定的影响。还从自己岗位上引伸,大家一致认为后勤虽然不是在讲台上老师,但是管理育人对学生同样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四有"是做好好老师应有的要求。会后大家说:"这活动真心舒服呀"。

附交流稿一份:

做党和人民的好老师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教师节过去快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来我反复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怎么样的老师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好老师呢?古人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说明古人眼中为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三部分,那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而言,老师的责任还仅仅只是这样吗?

还记得小时候在教师节给老师的贺卡上写着:"祝老师节日快乐,您是灵魂的工程师!",其实当时并不明白何谓"灵魂的工程师",只是看到大家都这么写,便人云亦云了一番。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老师换了一个又一个,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教授的科目也不同,但我却能清清楚楚地记得每个老师的音容笑貌,我的记忆力并不强,这又是为什么呢?

蜜蜂会造蜂巢,蚂蚁会造蚁穴,人会造房屋、机器,会造美丽的艺术品和动听的歌,但是这世界上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人心,究竟谁是它的建造者呢?孔雀美丽的羽毛是大自然物竞天择的结果;松柏笔挺的身姿是阳光高远的结果;花草的清香和落叶的缤纷则是植物们繁衍后代的本能的结果,那人心,或善良、或卑劣、或无私、或贪婪、或坚强、或懦弱又是谁的杰作呢?我想是老师!在长久的不知不觉的岁月流逝中,老师用双手塑造了一颗颗独一无二的"人心",这也就是为什么时间带不走我对老师的记忆,因为每个老师都在塑造我的"人心"时按下了永不消退的指纹。人心,为血之海,汇聚着一个人的品格、智慧、精力和情操,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所以普天下为师者都应该珍惜这一份任重而道远的义务和责任,穷尽毕生的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讲话时曾说:"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成为好老师,成为一个合格的造心者呢?

首先,造心需要材料,也就是为师的理想信念。什么样的材料决定了"人心"的质量,继而决定了"人"的质量。一个老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也就是教授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高尚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对一个好老师来说,教会学生如何"生活"远比如何"生存"来得重要。一个心中装有国家和民族,明确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犹豫,在利益诱惑面前毫不动摇的老师,就懂得如何用最好的材料造出最高质量的"人心",他的理想信念、正直勇敢、乐于牺牲、勇于奉献的态度都将为他的学生点亮正确的指路明灯,指引着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

其次,造心需要讲究和设计,也就是为师的道德情操。"师者,人之模范也",一个老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一个好老师必须是道德上的合格者,他的道德修养决定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决定了"人心"的大小规模、软硬程度,也决定了学生在善恶面前的态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好老师会高高竖起学生心灵上的避雷针,在学生面对善恶、面对诱惑举棋不定的危急时刻,及时地将错误的、自私的、毁灭性的"灾难"导入地下,扼杀学生心灵上错误的、罪恶的幼苗,为学生撑起一把正义的、高尚的大伞,耐心地等待雨过天晴。

而后,造心需要手艺,也就是为师的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法是一个老师的基本素质。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好老师要始终保持一种学习的状态,走在知识的浪尖,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局限在所教授的范围,要永无止境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这样他的学生在面对这样一个变化时代才不会彷徨害怕,而是笑着去学习、去面对、去适应!

最后,造心需要爱,也就是为师的仁爱之心。造心是个漫长的过程,少则一份一秒,多则一生一世,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面对一个个截然不同的学生时,必须"因材施教"地加以引导和培育,这不是一件轻易、简单就能完成的任务,这要求老师必须对学生充满了爱。有了仁爱之心才能孕育出恒心、耐心、责任心去一心一意完成这项艰难、漫长的造心工程;有了仁爱之心才能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不会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有了仁爱之心才会教会学生如何去爱别人,去爱自己,在学生的"人心"上刻下"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准则。仁爱,是教育者的灵魂,没有仁爱之心的老师是永远无法成为好老师的。每个老师可以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设计及不同的手艺来"造心",但"仁爱"是永恒的主题,是必不可缺的粘合剂,必将经历时间的考验。而一个好老师的仁爱之心必能培育、激发和传播出学生心里的爱,这样必能营造出一个人人心中充满爱的世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好老师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来备课,用了一辈子的精力来讲课,用了一辈子的爱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鞠躬尽瘁,最后或许仅仅留下了一辈子的清贫,却收获了满天下的桃李。

上海大学作为一所上海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这些年在"自强不息"的校训的指引下,在一个个德才兼备的好老师的努力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活跃在祖国各地不同的岗位上,但他们就像他们的老师一样,有仁爱之心,会爱世界爱他人爱生活,珍惜所有,善待万物;有自强之心,会勤学苦练、百折不挠、宠辱不惊、大智若愚;有智慧之心,会学无止境,勇于开拓,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光明灿烂的未来!我相信在上海大学每一个老师孜孜不倦的努力下,用不了多久,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一颗颗美丽,正直,勇敢的"上大之心"在快乐而无畏、自强而不息地燃烧,发光和发亮!


延长校区校医院(马一琛)

2014-10-7




上一条:材料学院教师过集体生日

下一条:启思 凝聚 发展——“直属讲堂”第三期顺利开讲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